發布時間:2023-03-03 信息來源: 瀏覽次數:2363
隨著國家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人民群眾對安全、普惠、優質的托幼服務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為了積極應對我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的現實挑戰,國家明確提出了要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切實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相關經濟社會政策與生育政策配套銜接,減輕群眾生育、養育、教育負擔。要維護好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
“托育”成為地方兩會高頻熱詞
近日在全國兩會啟幕前夕,在近期各地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托育”作為社會各方廣泛關注的議題,頻被與會代表提起,托育事業已經上升到事關國家人口戰略和未來發展走向的新高度,為社會正常運轉帶來著積極的影響。
在2023年各地召開的兩會上,廣東、山西、四川等各個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托育”建言獻策,為推動托育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廣東 / 多元主體供給托育服務
農工黨廣東省委員會(下稱廣東省農工黨)建議,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社會公共服務范疇,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減免民辦托育機構稅收,提高補貼,并向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發放育兒補貼。
為擴大托育服務供給,廣東省農工黨提出“立足社區,以公辦托底、鼓勵社會辦托幼機構共同發展”。提案建議,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盡快舉辦一批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機構,按照學前教育同等政策予以支持;以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等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方式,為職工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
促進嬰幼兒照護行業發展,同時要注重專業人員配套和行業標準建設。“加快發展嬰幼兒照護專業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推進本地高職院校開設托育專業,完善職業資格認定和定級標準,建立一支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具有良好職業晉升和發展空間的專業工作隊伍。”前述提案表示。
深圳 / 建更多普惠托幼機構
深圳市政協委員肖敏靜表示,希望通過立法保障嬰幼兒服務的普及性,降低成本,讓普通家庭能夠承受得起,立法內容包括對老舊小區和新建小區怎么樣配置托幼設施和設備、托育機構的資質要求、質量要求以及監管等。
龍崗區政協委員金玉娟則建議,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工業園區利用自己的場地和資金為自己的員工提供福利性的托育托管服務,同時,希望政府為托育機構出臺減免租金、優先供應場地等政策。此外,也可以發揮社會作用,引導高素質的全職媽媽通過培訓獲得資質,開展家庭式托育。
在市政協委員胡赤怡看來,應當豐富托育形式,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嬰幼兒托育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父母。同時,增加服務供給,充分盤活政府的閑置低效物業,利用各個社區現有黨群服務中心、婦女兒童之家等以及現有的早教托幼機構的場地和人員,采取公辦或者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盡快舉辦一些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機構,按照學前教育同等政策來支持。此外,可試點醫育結合、社育結合,依托婦幼保健機構、社區服務中心提供老幼共托、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
山西 / 力推養老托育一體化
在山西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小店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許韶琛建議,推動我省養老托育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老幼共融”。
讓‘機構模式’‘社區模式’與‘家庭模式’同步進行,依托有規模的家政服務企業,探索培育社區和家庭式養老托育及家政服務一體化服務,尤其是讓部分家庭同時接受養老、托育、托管等。”許韶琛說,此舉既符合居家和社區養老占比90%以上的省情,又能充分整合利用社區與家庭資源,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養老、托育與家政服務。
許韶琛建議,依托山西省實施的普惠養老托育專項行動,采取政府投資補助、政策支持、稅收減免、數字化建設等舉措,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整合、轉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改造用于養老托育服務。
“加強服務人才培養也必不可少。”許韶琛提出,引導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教育資源培養老年幼兒服務管理、護理康復、營養調配、心理咨詢等專業人才,緩解養老托育護理人員短缺問題。
四川 / 加快推進普惠托育
今年省兩會上,四川省政協委員,達州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趙本權提交了《關于推進普惠性托育服務發展的建議》提案。
他建議,首先要加強統籌規劃,將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公共財政支持范疇,通過督促實施、減免補助等多種方式逐步構建靈活多元的嬰幼兒托育服務供給體系。
其次,行業標準與服務質量要把關,行業規范管理要加強。她建議衛健部門要實行托育機構備案登記和備案注銷動態管理,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和質量評估制度,還要成立由教育、衛健、民政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織,加強行業監管,嚴格執法監督。
同時,要解決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不穩的問題。趙本權建議高校、職業院校和婦幼保健機構加快培養和輸送高質量的嬰幼兒照護專業人才,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實訓基地和托育教師職稱評定制度,通過構建完善的薪酬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切實增強托育服務職業的吸引力。
此外,趙本權建議要推動社區開展嬰幼兒托育服務,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等多種方式,公辦托底,建成一批城企合作式托育服務機構,鼓勵單位自建嬰幼兒托育服務,逐步向附近居民開放,拓寬服務供給群體。
江西 / 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覆蓋城鄉
江西省政協委員、章貢區政府副區長張毅帶來提案,應做好嬰幼兒托育工作。
他認為,應加強監管力度,促進規范管理。他建議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更為詳盡的托育機構管理方案,對托育機構人員資質、場地、設施等重點標準進行前置化監管,不合資質的機構決不允許進入市場,并加快推進托育機構登記備案,引導托育機構按要求設置、按規范管理。
同時,要強化政策扶持,增加普惠供給。他提議相關部門聯合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等,對已備案的托育機構,根據其幼兒招收情況,以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收優惠等方式給予一定的補償,認定普惠托育服務價格,為嬰幼兒家庭提供質量可靠,價格實惠的托育服務。
此外,張毅還支持推進社區托育機構建立,提供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務。還要積極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創建活動,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施配套完善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逐步滿足群眾在嬰幼兒照護服務上的不同層次需求,構建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上海 / 鼓勵大型企業開設托育服務
上海市政協委員、匯泉(上海)洋酒貿易有限公司董事和CEO方振強在上海兩會的提案中特別提到“多管齊下緩解‘雙職工’家庭壓力”。
他指出,海外的部分國家,對于有托管空間的企業,政府會給予適當的免稅,一些小區也會配套托管服務。上海也可以借鑒。希望更多有能力的大型企業考慮開設托育服務,聘請外部專業人員負責管理。有關部門也可以適當考慮給予一部分經濟支持。
浙江 / 鼓勵企事業單位建立托兒所
民盟浙江省委會向浙江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大力推進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的集體提案。
提案建議,頂層設計上應盡早出臺《浙江省普惠性托育機構促進條例》,制定系列配套政策,完善嬰幼兒托育設置標準,建立托育機構星級評價機制。分類推進方面,鼓勵以社區幼兒園為依托,幾個社區聯合建立區域式的托育機構;鼓勵幼兒數500人以上公辦幼兒園建立附屬托兒所;鼓勵職工數1000人以上企事業單位盡快建立托兒所;鼓勵大型社區在社區幼兒園基礎上,試點社區式、家庭式日托機構;鼓勵場地、人員、安全等符合要求的家庭,通過自有房舉辦日托中心;企業和社區各自舉辦托幼機構的,要滿足相關前置性條件。
為解決托幼機構師資缺乏問題,提案提出,要加快形成0-3歲托幼的質量標準,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加強相關資質審查。建議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學前教育專業開設0-3歲托育方向。現有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必須接受急救、CPR、安全睡眠習慣和防止虐待兒童行為的培訓。同時,對托育機構看護人員進行全面背景調查,保證從業者的基本素養。
這些提案涉及鼓勵興辦普惠托育機構、專業人才培養、扶持政策等與托育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方面,有助于構建更廣泛、更深度的普惠性托育服務體系,更好地引領托育行業發展。
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托育行業正在加速前進,已經迎來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藍海市場 進入托育行業需盡早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我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由千人1.8提升到千人4.5托位。支持150個城市利用社會力量發展綜合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萬個以上。
這幾個關鍵數字意味著什么?我們來算一筆賬: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共有663個設市城市。其中直轄4個,地級市293個,縣級市366個。
國家指出支持150個城市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萬個以上,意味著中國有四分之一的城市需要平分這50萬個托位按照一個中大型托育機構有100個托位計算,需要有5000家示范型普惠托育機構。
5000÷150≈34,意味著一個城市最少需要有34家示范型普惠托育機構。
托育市場潛在需求大,而且隨著政策不斷深入和資本扶持,托育市場即將走向更多元、規范的狀態。全國多數城市的托育產業正在興起,托育,未來是一片可觀的市場藍海。